|
|
高和荣,男,1969年出生,社会学博士,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厦门市劳动关系学会会长。主要研究领域:社会福利、社会建设。
主讲课程
社会保障学、社会政策分析、卫生管理学
学习工作经历
1990—1994吉林大学哲学本科,辅修金融学专业 1997—2000吉林大学社会学硕士 2001—2004吉林大学哲学博士(社会保障方向) 2004—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(社会保障方向)
主要科研项目
1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11BSH062), 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分类改革研究,经费15万(2011—2013) 2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子课题项目(09&ZD061):普遍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基础与设计,实际到校经费8万(2009—2011) 3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子课题项目(12&ZD112):中华民族传统福利文化研究,实际到校经费8万(2013—2015) 4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07BSH066):经济发达城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,经费9万元(2007—2009),结题证书号(20100923) 5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(20060390109):经济发达城市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建构研究,经费5万元(2006—2008) 6、民政部招标项目: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,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,经费2.0万元(2008年度) 7.民政部招标项目(2013MZACR001-010):解严以来台湾非政府组织的回顾与展望(2013年度) 8、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006E007):中西方和谐家庭模式与特征研究,经费0.4万元(2006—2007) 9、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006B2089):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构研究,经费0.8万元(2007—2008) 10、福建省教育厅项目(JA05117S):健全我省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研究,经费0.3万元(2005—2006) 11、厦门市卫生局项目:厦门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估研究,经费3.0万元(2006—2007) 12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委托项目:中国特大城市社会治安研究,经费3.0万元 (2008—2009) 13、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(2012A013)我省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分类改革研究(2012—2013) 14、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(2012B211)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及风险预警体系研究(2012—2012) 15、厦门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(厦社科联[2012]14),厦门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建设(2012—2012) 16、厦门市社科规划课题(厦社科联[2013]15号),企业劳动和谐劳动关系指标体系建构研究(2013-2013)
代表性论文
一、一类核心论文 1、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的构建,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2008年第4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2、中国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主题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1年第5期,《新华文摘》2011年第18期全文转载 3、论社会福利分析视角的转型——从政治、经济到社会,《南京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6期。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社会保障制度》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 4、未富先老,中国面临三大挑战,《光明日报》2006年7月20日。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人口与计划生育》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 5、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与重构,《科学社会主义》2006年第4期 6、论马克思人的类中心社会发展理论,《科学社会主义》2007年第6期 7、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,《光明日报》2007年12月18日(第一) 8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研究——基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,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1期 9、揭开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纱,《政治学研究》2011年第3期。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政治学》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0、社会福利论坛综述,《光明日报》2009年10月20日 11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时代价值,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2006年第2期 12、改革开放三十年:中国发展观变迁,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2008年第6期 13、论中国社会福利体系责任结构的顶层设计,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2012年第2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2年第3期转载 14、台湾身心障碍福利政策的变迁及启示,《台湾研究》2012年第1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保障制度》2012年第7期转载 15、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,《人民日报》2012年5月21日07版 16、论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完善,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2014年第4期 17、《台湾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及其启示》,《》2015年第2期 二、二类核心论文 1、论建立健全我国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 ,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》2007年第1期 2、中国《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》为何难以推广实施,《人口与市场分析》2003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保障制度》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 3、文化转型下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探析,《思想战线》2003年第4期 4、论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,《西北人口》2003年第3期 5、构建中国农村养老方式——以江苏两镇为例,《人口学刊》2002年第1期 6、论中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必然性及其整合途径,《经济问题探索》2003年第6期 7、社会转型与健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,《人口与经济》2003年第5期 8、文化变迁下的中国老年人口赡养问题研究,《学术论坛》2003年第1期 9、社会学视野下的贫富差距及其社会控制,《云南社会科学》2003年第3期 10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社会学探索,《学习与探索》2004年第4期 11、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与普遍整合,《西北人口》2012年第1期 12、论社区志愿服务的建设——以福建三个社区为例,《福建论坛》2011年第4期。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社会工作》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3、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农村养老,《西北人口》2002年第1期 14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,《南方人口》2003年第3期 15、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及启示,《人口学刊》2007年第2期 16、英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,《北方论丛》2005年第4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保障制度》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7、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,《社会科学辑刊》2005年第6期 18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城乡统,《西北人口》2010年第6期 19、社会危机事件的信任求解,《江海学刊》2011年第3期 20、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消费产业研究——以老龄产业为例,《西北人口》2012年第3期 21、中国民生建设的社会质量向度,《江海学刊》2013年第2期 22、论整合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,《上海行政学院学报》2013年第2期 23、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指标体系的构建,《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4期 24、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:马克思与社会学家的对话,《南京社会科学》2013年第5期 25、中国传统民间互助养老形式及其时代价值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14年第4期 26、如何看待西方新自由主义,《红旗文稿》2014年第1期,《红旗文摘》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27、“解严”以来台湾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,《江海学刊》2014年第1期 28、县域慈善组织的运作过程——基于福建省石狮的调研,《学习与探索》2014年第7期 29、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中国为何难以实施,《国际社会科学》2014年第1期 30、公平可持续视角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改革,《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2期 31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可持续研究,《苏州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1期 三、其它核心论文 1、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治理,《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》2007年第10期 2、论中国社会稳定的特征、类型及发展,《唯实》2003年第5期 3、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,《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》2007年第2期 4、底线公平理论指导民生建设和谐发展,《人民论坛》2009年10月下 5、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经验与启示,《湖湘论坛》2011年第3期,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社会工作》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 6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研究,《卫生经济研究》2011年第12期 7、社会转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《曲靖师范学院学报》2004年第5期 8、地图抽样法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,《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》2011年第11期 9、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合,《福建江夏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2期 10、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完善,《湖湘论坛》2012年第6期 11、去身份化和去地域化: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双重整合,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1期 12、论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普遍整合,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2014年第2期 13、掀开志愿组织培育新篇章,《中国社会工作》2014年第3期
专著教材
1、《经济社会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12月 2、《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8年4月 3、《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6年2月 4、《越轨社会学》,吉林大学出版社,2007年2月,主编 5、《福利社会学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9年12月 6、《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与制度》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11年3月 7、《海峡两岸社会福利基本经验》,福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,2013年1月
获奖
2007年《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书评》获厦门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8年《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,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》获民政部优秀成果奖 2009年《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的构建》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0年《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》获厦门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1年福建省第六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 2011年第十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2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2013年厦门市第七批拔尖人才 2013年《揭开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纱》获厦门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厦府〔2013〕286号 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(NCET-13-0499) 2014年”以科学研究为牵引深化学生专业学习”厦门大学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
|
|